2012年3月2日,由北京大学国际安全与和平研究中心(Center for International Security and Peace Studies,Peking University)主办的第一期“战争与战略青年学者论坛”在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顺利召开。
本期论坛主题是“军事史研究漫谈”。来自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历史系和剑桥大学的六位博士生(康杰、任燕翔、陈默、李晨、顾全、孙文竹)分别结合自己对于中国军事与社会、晚清军购、抗战国民党军编制、一次大战前陆军战术的演进、两战期间美日航母战术的发展以及国际军事历史研究现状等问题的研究,探讨和交流了军事史学习和研究的经验和体会。
其他与会人员还有国防大学欧阳维教授、徐弃郁副教授、北京大学王栋副教授和新华通讯社记者刘华等多人。研讨会由本次活动由北京大学国际安全与和平研究中心副主任于铁军副教授、寒天阳博士主持。
本期论坛第一部分,首先由于铁军副教授发言,其次由寒天阳副主任致开幕词。主要谈及三点:为何激活北京大学国际安全与合作中心?为什么选择读书会的形式?为什么读史?
然后进入主题发言和讨论阶段。康杰同学的主题是“中国军事现代化的源起”。其以中国近代军事现代化为例,着重分析了“对于传统社会或前工业社会来说,它们在西方强势民族国家冲击之下,如何在传统社会结构的机体上,培植一支可堪抗争的、仿造西方的现代武装力量”的问题,认为“不同的建设现代武装的道路可能会对它们今后的建设政体和发展道路产生一些影响”。任燕翔博士的主题是“对晚清军购研究中‘质量-价格’解释方法的质疑”。其质疑主要有两点:其一是“对购买动机分析简单化,完全概念化。容易推导出西方国家欺诈,洋行以次充好,或者购买者贪污受贿等简单判断。忽略影响购买决策的其他因素。”其二是“这种方法往往导致对军购的评价肤浅”。他认为“能否在战争中发挥更好的效用才是重要评判标准。”陈默博士的主题是“全面抗战前国民党军队编制的演变”。其以北洋陆军和国民党陆军的编制变化为例,包括2旅4团制(法式方块师)和3团3营制(德式三角师)的演变历史和原因,分析了抗战前中国军队的编制变化过程、原因和影响。
主题发言之后,与会学者欧阳维教授对以上三位同学的主题发言做了评点。刘华记者对三位同学的论文写作给予了宝贵建议。
在接下来的自由讨论阶段,王馨安同学(2011年退伍大学生士兵)、陈默同学、刘华记者、徐弃郁副教授就部队人员素质和士气进行了热烈讨论。
中场休息之后,论坛进入第二部分。首先由剑桥大学军事史博士生李晨同学就“国外军事历史研究的若干启示”的题目发言。其主要提到了三点:其一是“军事史研究的定位和分工”,其二是“国外的军事研究分工情况”,其三是“外国军事史对中国研究的帮助”。其次是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博士生顾全同学的发言,他的主题是“一战前欧洲主要大国陆军的‘进攻崇拜’观念”。其认为相对于“进攻崇拜、进攻信条”——西方学界讨论一战原因的重要理论之一,“对防御威力彻底无知的说法有些过于夸大”。以战例、士兵与装备之间的关系、精神革新运动等例子,说明了当时“西方军事界对进攻防御的划分使得对进攻崇拜的强调夸大。”最后进行主题发言的是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博士生孙文竹同学,她的主题是“战间期英美日三国海军航空发展的研究思考”。其简述了对选择这个主题进行研究的原因(有感于中国首艘航母的消息),以及相关主题英美两国文献的异同(理论途径和历史途径)。
三位同学发言之后,论坛进入专家点评阶段。徐弃郁副教授首先就“理论与历史的关系”和“军事历史和对其中的提炼,上升到哲学的程度”发表了自己的观点。王栋副教授结合自己的研究经历,分别就“定量和定性研究”、“对档案的利用”、“历史与理论的关系”进行了发言。
在最后的自由讨论部分中,北大历史系谢敏博士、欧阳维教授、王栋副教授、徐弃郁副教授就国际关系(战争与战略)研究中“理论和历史的关系”进行了热烈讨论。
论坛的最后阶段,于铁军副教授作了总结发言,强调军事研究应该进行军队与地方院校的、理论与历史之间的跨学科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