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5月23日,北京大学国际安全与和平研究中心主办了第十一期“战争与战略青年学者论坛”。
本期论坛主题是杨天石、侯中军主编的《战略与历次战役》后半部分。来自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和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的博士和本科生曹正仁、康杰、邓好雨、年玥、何岸、李振宇、马骐騑分别就豫湘桂战役的指挥与决策、中日战争研究与史料保存的差别、中国军方与地方学者关于战争战略研究的对比、山东抗日根据地等问题,探讨和交流了自己的读书心得和体会。
其他与会人员还有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教授于铁军、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讲师李晨、第二炮兵指挥学院访问学者姬宏斌教授。
本次活动由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于铁军副教授主持。
在本期论坛第一部分的主题发言中,于铁军副教授首先介绍了杨天石、侯中军主编的《战略与历次战役》后半部分的主要内容。并以豫湘桂战役(日方称为一号作战)为例,请大家谈谈各自的阅读感受。
主题发言结束后,论坛进入第二部分交流阶段。与会同学就各自的读书习得进行了交流和讨论。李振宇同学首先提出了他对于豫湘桂战役的若干疑问。他认为王奇生教授的叙述比较直观,分析部分的内容与风格与茅海建的著作差别很大(详细分析鸦片战争中的每场战斗)。李晨认为,王奇生教授与茅海建教授的研究风格不一样,其研究更偏重宏观的政治层面。而茅海建教授因为曾在军科院做过研究工作,所以军事方面写的细一些。年玥提出,豫湘桂战役前夕,以徐永昌为代表的军令部与白崇禧为代表的参谋本部,对日军实力与战略意图的判断有很大差别,背后应该有诸多原因。那么,支撑徐永昌做出敌情判断背后的原因是什么?李晨认为徐永昌长期在国民党中央军令机构任职,对前方具体的敌情认知有偏差。平时的战略情报和战时战役情报收集与处理有着很大区别。抗战时期国民党情报系统的效率低下。姬宏斌教授认为这种差距确实存在,更反映了抗战时期中国整体国力的差距。虽然中国士兵不乏勇气,但是装备和训练的差距很大。抗战时期、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时期的中国士兵素质差别很大,原因是背后的政治因素。
第二个话题是中日战争研究与史料保存的差别。于铁军副教授围绕日本学者户部良一的相关著作进行了介绍和分析。其认为户部良一的文章和专著质量都很高,选题的角度也很独到。其代表作是《Peace Feeler:支那事变和平工作的群像》,重点讨论日本陆军对汪精卫的诱降工作。另一部著作是关于日本陆军中的中国通的,书的篇幅不大,但内容挖掘得却很深。其主编的《逆说の军队》和《失败の本质》也已经成为名著。户部良一非常重视与中国学者交流。户部良一的很多研究之所以成功,很大程度上是基于日本防卫研究所编撰的102卷《战史丛书》,他对其评价很高。相比之下,中方就缺乏类似史料的积累和编纂。李晨认为,中方的史料记载由于种种原因,对史料客观性和详细度重视不够。姬宏斌教授提醒大家,我军史料保存方面,军科院图书馆的馆藏很丰富,要善于利用。李晨认为,抗战时期国际战场的作战资料,反而相对容易找到。在史学研究方面,政治史是中国传统强项。军事史反而比较简略。国外的军事史就比较详尽,例如古希腊的伯罗奔尼撒战争史记载就很详细。邓好雨认为,伯罗奔尼撒战争史的记载比较详细的原因,某种程度上是古战场便于考古的结果。李晨对此表示赞同,认为国外的军事史研究,比较有层次性,战略、战役、战术等各个方面都有详尽研究,与西方史学传统有关。史学界偏向政治史和社会史的原因,并非单独的材料问题,更多的是研究者思考层面的问题,不能用政治史和社会史的思维研究军事史。在具体领域而言,除了战略决策和战役层面之外,现在有关部队动员和组织方面的研究很少。
第三个话题是中国军方与地方学者关于战争战略研究的对比。姬宏斌教授认为,抗美援朝中的后勤战例证明,中国人很擅长解决实际问题,例如水下桥的建造和弹药运输的个人接力传递分工等。李振宇认为,解放军的战术和后勤经验,多来自与实际战场。李晨认为,老一辈都是这样的,90年代后就不是一样了,向美军学习的结果,在某种程度上丢掉了自己的传统。姬宏斌教授认为,美军的战法,是建立在自己的武器装备和后勤体制上的。战场经验,多来自于自己的实战经验。李晨认为,美军很重视战场经验总结,这个和美军部队军官素质有关。美军军校很多教育与地方大学是接轨的,对比之下,我们这方面有差距。
第四个话题是抗战时期的山东抗日根据地。关于日本学者马场毅“中共在华北的军事活动(1939-1945)——以山东根据地为例”一文,于铁军副教授认为其使用了大量中方史料,但是未能解释中方史料中的指示型术语(如主力部队精兵化)。此外,康杰认为本文前后结构脱节。李晨认为,就抗战具体战地史料而言,日方文献的记载往往比中方材料更清楚。于铁军副教授以自己家乡(山东潍坊)抗战遗迹和史料为例,认为抗战时期山东根据地的地方史料还有待于进一步挖掘。
除此之外,与会人员还就慰安妇问题、游击战与解放区、游击战与反暴乱作战、抗战时期外国对华军援与抗日空战等问题进行了热烈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