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5月9日,北京大学国际安全与和平研究中心主办了第十期“战争与战略青年学者论坛”。
本期论坛主题是杨天石、侯中军主编的《战略与历次战役》前半部分(从开始到户部良一的《华中日军:1938-1941——以第十一军的作战为中心》)。来自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和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的博士、硕士和本科生年玥、何岸、朴多晶、杨丹妮、李振宇、马骐騑分别就抗战时期的中国军队、近代日本陆军、国民党保甲制度对抗战的影响、中日学者运用史料的差别、蒋介石在卢沟桥和淞沪会战前的决策过程以及军政关系等问题,探讨和交流了自己的读书心得和体会。
其他与会人员还有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教授于铁军、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讲师李晨、新华社记者刘华。
本次活动由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于铁军副教授主持。
在本期论坛第一部分的主题发言中,于铁军教授首先介绍了杨天石主编的《战略与历次战役》丛书(《中日历史共同研究》)的相关情况。以中日双方学界围绕平型关战役的史料选择和运用的差异为例,强调战争与战略研究在史料选择上尚有很大空间。
主题发言结束后,论坛进入第二部分交流阶段。与会同学就各自的读书习得进行了交流和讨论。李振宇同学首先提出了他对于抗战时期南京保卫战的若干疑问。他认为抗战时期南京城本处于无险可守的环境,那么南京保卫战的决策是基于道义还是战略考虑?李晨认为,抗战爆发前国民政府虽然在南京外围设置了两道国防线(吴福线、锡澄线),但是淞沪会战期间中国军队战争指导就出现了战守不定的反复,加上淞沪会战后期中国军队在撤退途中的指挥混乱导致了国防线被迫放弃,加速了南京保卫战的失败。刘华则从守城的几个考虑方面(战略、战术、政治、道义)进行了评论。年玥提出了抗战前长期处于内战状态的中国军队,作战经验和战斗力是否比和平时期的日军更强?李晨认为这种观点不对,因为尽管处于长期内战中,但是当时中国军队的武器装备落后、后勤保障和战术素养很差,而日军尽管在日俄战争后长期处于和平状态,但是战前的17个常设师团的训练严格,其战斗力仍然不是当时中国军队能相比的。刘华认为,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对手决定了军队的战斗力,以强敌为对手的军队与以弱敌为对手的军队,在战斗力上相距甚远。马骐騑谈到了诺门罕战役的经验教训,以及对日本军队武器装备发展的影响。
第二个话题是旧日本军队核心参谋人员、陆军体制和组织对政略和战略的决定和影响。于铁军副教授围绕旧日本陆军核心参谋人员对日本陆军战略决定的影响,从渊源、组织、教育体系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并以西浦进、堀场一雄、服部卓四郎等人所著的《昭和战争史の証言》、《日本对华战争指导史》和《大东亚战争全史》为例,从核心参谋人员的角度解读核心参谋对日本陆军内部战略决策的影响。在具体的史料选择和比较方面,于铁军副教授介绍了旧日军回忆录的三种类别(士兵、高级将领、师团长)的区别,并对每种类别进行了分析。
第三个话题是中日学者对抗战史料的运用比较。李晨提到了方德万教授的相关文章和著作。其中包含了取自美军的第一手资料,详细记录了抗战时期国民党远征军与驻印军士兵素质问题。于铁军副教授则以中国抗战史料(正面战争作战记、民国史、中国历史第二档案馆的相关文献)与日本《军事史学》杂志(1965年创刊)为例,比较了中日双方对抗战时期相关史料保存的差距。此外,于副教授认为,在史料选择和运用领域,中日两国学者的差距还很大。
第四个话题是抗战时期外国在华军事顾问和蒋介石的战略决策、意志。李晨简单回顾了蒋介石在卢沟桥事变和淞沪会战前的决策过程,认为在德国军事顾问的指导下,蒋的决策开始时是主动与日军在上海打一场速决战,但是由于顾虑到英美在华利益与国际干预,这一决策在执行过程中受到了很大干扰,最终导致淞沪会战失败,甚至影响了南京保卫战的实施。关于花园口决堤的决策背景,于铁军副教授认为在徐州会战结束后,国民党军全面败退,局势急转直下,使得蒋介石对战局做出了过于悲观的决策——炸毁黄河花园口大堤。关于蒋介石的抗战意志,李晨认为其抗战意志基本上是坚定的,这不仅因为蒋是个民族主义者,更从某种程度上说,蒋也是英美资本在华的代理人,只要日本独占中国的基本决策不变,英美对华支援就不会彻底断绝,蒋介石也不会投降或与日本妥协,尤其在汪精卫主动降日之后。最后,与会同学还讨论了抗战时期国民政府对八路军和新四军军械的援助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