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6月29日,中国社科院近史所研究员、《抗日战争研究》主编高士华先生应北京大学国际安全与和平研究中心之邀在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B117做了题为“关于中日战争史研究的几个问题”的讲座。
高士华研究员在讲座中重点指出了当前国内在中日战争史研究领域存在的几个问题和今后努力的方向。他认为,与日本学界相比,国内对中日战争史的研究尚存在较大差距,许多具体问题都缺乏研究,而且国内对日本学界对中日战争研究的整体情况或者说学术史也把握不足,这也限制了国内研究的水平。他指出以户部良一为代表的日本学者已经确立了对中日战争的主流解释逻辑,而这种逻辑是相当有问题的,尤其是“下克上”的解释模式。中国学界应该加强研究,形成自己的解释体系。他提出中国的抗日战争研究应该有世界视野,不应该仅仅停留在“抗日战争”的层面,以及中日两国关系之间,而是应该放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和人类对战争与和平的思考之上,唯如此,中国的抗日战争研究才能获得更多的海外认可。高士华研究员还介绍了社科院近史所正在筹备的日本防卫研究所《战史丛书》(共102卷)的中文翻译工作,他认为这项工作将有助于推动我国的抗日战争研究,呼吁更多有志青年参与其中。
刚刚完成46卷《日本侵华决策史料丛编》共同主编工作的北大历史系臧运祜教授就中国国内的抗日战争研究情况做了补充讲解。他表示,中国的抗日战争研究严格说来也就30余年的时间,应该肯定国内学术界在一个较短的时间内在该领域所做出的成果,同时也应该充分利用当前国内重视抗日战争研究的有利时机,将各项研究进一步推向深入。
本次讲座由北京大学国际安全与和平研究中心执行主任于铁军副教授主持,国际关系学院归泳涛副教授等30余名师生参加了讲座。